很多的餐廳在連鎖餐飲營銷經營上出現(xiàn)問題后,大多數(shù)的餐廳老板會在經營和管理上找原因,當然可能多數(shù)的問題確實是在連鎖餐飲營銷管理經營上,但是還有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就是菜單上了,菜單上問題若是被忽略很可能會成為餐廳最后生意失敗的罪魁禍首
餐廳剛連鎖餐飲營銷策劃開業(yè)的時候,明明每天都在排隊,生意看起來也很不錯,但是新鮮期一過,營業(yè)額立馬就降下來了。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野肆的創(chuàng)始人陳莞表示,其實就是菜單出現(xiàn)了問題。在很多餐飲老板眼里,菜單的作用就是簡單的一個菜品目錄,往往很容易忽視。
一開始陳莞作為一個餐飲門外漢,也是這么認為的,所以,菜單交給廚師來決定,基本把能拿的出手的全列上了。
野肆的第一代菜單是自劃單樣式,簡單的一張紙羅列菜名,沒有圖片,沒有重點,雖然有50多到菜,但是顧客一眼看上去,沒有記憶點,自然對品牌也就沒有認知。所以,在開業(yè)活動結束之后,170平米的店月流水從30萬降到18萬。
野肆二代菜單,陳莞連鎖餐飲營銷為每一道菜品都配上了圖片,與第一代相比,的確有了些生機。同時,還增加了套餐形式,相當于原價購買 75 折的套餐,用低客單價換來了中午的部分流量。改過之后,門店的營業(yè)額逐漸回升到 22 萬,但是,這個時候的菜單設計還是存在很多問題。
經過第二輪的升級之后,整體上的效果并不理想,恰逢弄堂里開始進駐同一個商場,分走了不少客流,這讓野肆有點措不及防。
于是,陳莞開始把之前的儲備菜品和隱藏菜品都搬了出來,菜品增加到72道,恰逢團隊從西南地區(qū)采風回來,甚至連菜單版式也是在照搬弄堂里。野肆的第三代菜單,雖然連鎖餐飲營銷提練出了明星菜品,有了聚焦意識,但是由于盲目增加產品,SKU 達到爆棚,備菜復雜出現(xiàn)一系列問題,出品質量更差,后廚人員一度達到 12 個人,營業(yè)額下降,毛利潤也下降了 5%。
當營業(yè)額不升反降的時候,陳莞就開始琢磨著怎么縮減成本,這個時候,他終于想到了刪減菜品。于是,他從銷量上下手,將原來72道菜品刪減到63道,同時,他家菜單上第一次出現(xiàn)了引流產品——豆面脆糍粑,高利潤產品——缽缽雞和椒友雞翅。野肆第四代菜單,選擇了重點菜品配圖,整體上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月營業(yè)額也回升到24萬,但菜品歸納、成本、利潤計算不完善。經過前幾次的菜單迭代,野肆的生意有了好轉,但還是不夠穩(wěn)定。而此時經歷了前四次的摸爬滾打,陳莞已經摸索出一套科學的方法來制定菜單。
野肆的第五代菜單中,菜品刪減到39道,陳莞把所有充數(shù)的產品都砍掉,提煉出5道特色產品,看似簡單,實際上有特點,市場認可度很高。同時,在排版設計上,分類更加清晰,主次分明。于是,這一版的菜單一推出,門店來客數(shù)明顯增加,月流水也上提高了33%。
可以看出,野肆的餐廳經過幾次的更迭升級最后才換來今天連鎖餐飲營銷營業(yè)額的大幅上漲,最開始因為新店開張的各種連鎖餐飲營銷活動吸引到客戶,卻最終因為菜單沒有聚焦產品使顧客流失生意下滑,所以菜單上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