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平時逛商場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這樣過一個現(xiàn)象,很多餐廳連鎖餐飲策劃竟然開始賣茶飲了,畢竟對于茶飲來說多數(shù)人還是認為都是在專門賣茶飲的店才能買到的,但是偏偏很多的餐廳連鎖餐飲策劃的時候打破了這一常規(guī),并且竟然有餐廳單獨開辟茶飲這一領域。
最近,有消息稱,呷哺呷哺旗下火鍋品牌湊湊將于今年年底推出獨立茶飲品牌,連鎖餐飲策劃還將開設獨立門店。湊湊最初的門店就推出了“火鍋+茶飲”的復合業(yè)態(tài),在火鍋店里賣奶茶;如今,又要為其奶茶產(chǎn)品線創(chuàng)立品牌、開獨立門店,看來是下定決心和茶飲店搶生意了啊。其實,隨著今年上半年新茶飲的火熱,隨便逛下購物中心就會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餐廳都開始連鎖餐飲策劃賣茶飲了。
比如,周末在北京華創(chuàng)生活廣場,發(fā)現(xiàn)了一家賣茶的面館——“面與茶”:整個店面裝修簡潔典雅,店內以灰白色調為主,門店內、外分別有一個茶飲檔口,廚房區(qū)域是全開放式的,能夠清楚地看見用來現(xiàn)炒的兩口大鍋冒著熱氣。
店內的投影燈在墻壁上打出暖色的宣傳語:“應酬酒與肉,朋友面與茶?!鄙醯弥車最I的心。工作日來消費的多是上班族,周末的時候則多是周圍高檔住宅區(qū)的家庭,三四十的客單價對于他們來說,并不算高。
雖然很多餐廳、甜品店、面包店都在上新茶飲產(chǎn)品,但不同的是,像湊湊、面與茶這樣的連鎖餐飲品牌策劃品牌是在將兩個品類打造獨立體系的方式運營——這家面與茶,百余平米的店面,茶飲檔口僅占不到十平,但消費茶飲的人群比例卻能達到50%。在茶飲店里賣飯可能不容易,新增加的不可控制因素太多;但餐廳想要賣奶茶就容易多了——產(chǎn)品研發(fā)、原料采購等整套體系十分容易復制,這點開茶飲店的都知道。
而且,從一些基礎的數(shù)據(jù)可以分析出來,開餐廳的沒有理由不賣茶飲啊,以這家“茶與面”為例:在消費習慣上,面食和茶飲兩個品類本是相互依賴的,人們吃過較咸較干的面食之后,總會買一些茶飲解渴。但如果二者相互獨立,單品的客單價都不會超過消費者的預期。而一旦結合,這個情況就不一樣了,我們了解到這家店開業(yè)一周的數(shù)據(jù):目前的人均客單價為35元,接近50%的消費者吃面的同時也消費了茶飲,經(jīng)過引導后基本可達到70%~80%的茶飲消費率。相比周邊客單均價十幾元的商戶,面和茶雙品類的客單價顯然更占優(yōu)勢。
連鎖餐飲品牌策劃在門店內增加獨立的茶飲品類,茶飲檔口開設內外兩個窗口,對外可外帶,對內可堂食,不僅擁有茶飲品類的獨立營收,還相當于增加了“下午茶”的營業(yè)時段。據(jù)店家表示,目前下午茶時段為“面與茶”增加了5%的整體營收。從人效方面來講:正常的檔口奶茶店和餐飲水吧的人員配置都是3-4人,含1個收銀員。而對于“面與茶”來說,收銀員是共用的,且兩個部門可以實現(xiàn)分段,靈活調配,提高了人效。
從坪效方面來講:一般奶茶店和水吧的面積需求是一樣的,但和面食共同運營的時候就易達到“1+1>2”的效果。茶飲檔口的設置并非主張“吃面一定要喝奶茶”,而是純從消費者便利的角度考慮問題,在不影響茶飲外帶業(yè)務的同時,也刺激了消費面食顧客對茶飲的需求。
從這種情況來看,餐廳連鎖餐飲策劃賣茶飲并不比單獨做茶飲店的差,他們對于茶飲的定位也并不是簡簡單單用些廉價的原料而是和茶飲店一樣,所以對于餐廳連鎖餐飲策劃作茶飲未來可能對于整個茶飲市場都會是一個不小的沖擊。